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山西天镇设施农业发展见闻

2023-10-30 13:361390

深秋时节,塞北大地凉意渐浓。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闫家园村的十余个高标准种植大棚里却温暖如春,蔬果飘香。

  从“主食当家”到果蔬满桌,从规模种植到精深加工,近年来,天镇县通过农技融合、产业化运营等方式,推动蔬果产业快速发展,逐渐探索出一条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塞北小城建起数万座蔬菜大棚

  霜降前夕,塞北小城天镇秋高气爽。

  走进京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火龙果种植基地,智能化操控连体大棚满眼绿意。除果品销售外,这里每年可向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的种植户提供各类蔬果种苗约5000万株。

  不远处,菜农高金连正在给火龙果固定吊绳。“这茬火龙果的品种是‘金都一号’,果实大、甜度高。”高金连说,基地还开设了采摘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周边市民前来,“旺季日销售额最高超2000元。”

  高金连每年有近10个月时间在大棚里忙活,主要做翻地、除草、修枝等工作,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4万元。短短几年间,她成长为技术达人和致富能手。

  作为当地主要产业之一,设施农业让许多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

  “当前,天镇县正立足比较优势,持续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天镇县委书记文晓东说。

  数公里外,玉泉镇闫家园村设施蔬菜基地,从空中俯瞰,几十多座大棚整齐排列,场面壮观。

  作为玉泉镇重要的蔬菜基地,闫家园村的大棚以种植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为主,年产量近2000吨。“村里请了技术员,有啥不懂的,打个电话就来了。”村民王海娟负责管理2座大棚,棚里的辣椒藤已长至半人高。“一茬能挣2万元,一年下来收入7万多元。”王海娟说。

  来自天镇县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已建成在用大棚3万多座,设施蔬菜总面积3.3万亩。2023年全县蔬菜产量预计可达18万吨,总产值近7亿元。

  “蔬菜产业已成为天镇影响范围最广、带动效应最强的富民产业。”文晓东说。

  农技融合打造标准化蔬菜工厂

  这几天,闫家园村的大棚彩椒长势喜人,收获在即。“天镇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利于糖分保存,适宜蔬果生长。”据天镇县蔬菜协会副会长杨兴武介绍,通过精准控温控湿,蔬果成熟周期缩短,“1亩地的彩椒年收益在5万元左右。”

  借助农技农艺融合、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光电能源温室利用等生产技术,天镇持续提高设施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动农产品量质齐升。科技加持的“蔬菜工厂”正加速落地。

  位于玉泉镇东沙河村的圣女果种植基地果香四溢。通过发展温室大棚,麒麟西瓜、红心火龙果、圣女果等特色水果在当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些水果收益高,一个大棚一年能卖五到六万元。”基地负责人聂慧说,有了智能温控、LED植物补光、滴灌设备等技术加持,许多对光热条件要求较高的热带果蔬也能在秋冬季正常生长。

  除了新鲜蔬菜,脱水蔬菜、酱腌菜等加工蔬菜也在这里快速发展。走进天镇县工业园区的博诚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将脱水后的胡萝卜、圆白菜、青梗菜统一包装,准备运往外地。

  “依靠天镇蔬菜良好的口碑,这几年我们销售额逐年上涨,去年产值超1亿元,有些缺货的客户直接把车开到厂里提货。”公司总经理温军说,以拣选车间为例,平时员工是120人,旺季最多需要45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天镇本地就近招聘。

  蔬菜深加工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破解了蔬菜不易保存、运输损耗等难题。温军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扩建厂房,与行业先进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生产线的升级换代,确保产品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文晓东表示,天镇将持续实施特优战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大县新路。

  科学布局构建蔬菜全产业链条

  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气候、广袤的耕地,为天镇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天时地利优势。依托资源禀赋,天镇加快设施农业科学布局,构建蔬菜全产业链条,助推产业提质升级。

  在谷前堡镇紧邻公路的一片土地上,规划近6000亩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酣。这是天镇县与山东铭宸集团合作打造的一个现代设施农业示范项目。

  “产业园建成后,泡菜厂、辣椒酱厂等都会入驻。”施工负责人张晓伟说,园区还规划了占地360亩吨的冷链物流区,预计2026年建成运营。

  文晓东表示,产业园引入了国内蔬果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寿光模式”,从最初的育苗选种到菜品运输出口,全流程提档升级,有望实现产销、研学、观光、采摘、出口一体化发展。

  在发展设施农业,保障果蔬市场供给的同时,天镇还持续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以各乡镇、各村为单位,打造设施蔬菜产业链下游企业。

  不久前,三十里铺乡刘家庄村与来自大同市的制酱师傅达成合作,开起了辣椒酱加工厂。乡人大主席高晓平介绍说,加工厂将附近村民种植的辣椒统一回收,既消化了过剩的辣椒,又可以延长产品保存期,提升附加值。

  

  “新鲜辣椒的日均用量约2000斤,每斤收购价不到1元,可制酱约3000瓶,产值近3万元。”高晓平说,目前产品已走进大同市周边的超市和商店,不少客商和消费者还打电话来订货。

  文晓东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天镇还将进一步推动设施蔬菜由生产供给向精深加工、保鲜配送、加工储藏等方面转型升级。

  如今,这座塞北小城正变身“菜篮子”“果盘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沃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疏通农业“生命线” 做好产业“鹅文章”
疏通淤堵20余年的灌溉渠,修建篮球场丰富群众文体活动,深挖特色资源大力发展鹅产业……自2024年8月进驻白沙街道以来,第二轮驻白沙街道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迅速进入角色,深入群众当中,扎实开展帮

0评论2025-04-27162

以农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4月22日,江西省委副书记陈永奇在南昌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科学高效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0评论2025-04-23183

行法治之力 护农业“芯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于种业发展尤为关键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深耕育种的农业专家眼中,耐住寂寞、埋头育种是前提,更大的挑战,往往在于新品种“入

0评论2025-04-21181

2025新疆(昌吉)农业展览会:科技赋能农业,共享发展新机遇
2025新疆(昌吉)农业展览会:科技赋能农业,共享发展新机遇2025新疆(昌吉)农业展览会定于2025年8月6-8日在新疆农业博览园(昌吉)盛大举办。本届展会以“科技赋能兴农业·合作共享启新局”为主题,旨在搭建农业全

0评论2025-04-18229

广袤田野显身手 科技浪潮引领农业现代化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跃升”。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科技浪潮

0评论2025-04-16166

抓紧抓实春季农业生产 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月13日,河南省副省长李酌到南阳市唐河县调研春季农业生产。他强调,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在桐寨铺镇万亩方,李酌深入

0评论2025-04-14176

春耕季:农业机械产销两旺
青阳时节,在道依茨法尔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上,一台台崭新的农用拖拉机正在完成最后组装,青绿的机身映照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这是企业为保障春耕生产开足马力的生动写照。生产车间负责人指着正在下线的4W P

0评论2025-04-1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