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干并非 “健康杀手”,误解从何而来?
有人说果干不能吃,主要是因为这几个误区。
其一,认为果干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流失严重。水果在制成果干时,部分维生素如维生素 C 会因脱水、高温等加工方式有所损耗,但像钾、镁等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基本得以保留。而且由于现代工艺的改进,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低温烘烤的技术,可以更多地保留住水果本身的营养。
其二,担心果干添加了大量的糖、盐和防腐剂。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延长保质期、改善口感,会在果干中加入过多添加剂,但优质果干并非如此。
事实上,优质果干有着不少健康益处。它能帮助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丰富的矿物质对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也有积极作用。只要吃对了,果干也是一种健康零食的选择。
避开这些 “坑”,科学吃果干
1.控制食用量
果干经过脱水,糖分和热量高度浓缩,小小的一把果干可能就相当于好几个新鲜水果的热量。例如,100 克葡萄干的热量约为 341 大卡,而 100 克新鲜葡萄的热量仅 43 大卡左右。所以,每天食用果干的量最好控制在30克内,既能享受果干的美味,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
2.挑选优质果干
购买果干时,一定要仔细挑选。首先看配料表,尽量选择配料简单,只有水果本身,没有额外添加大量防腐剂的果干。其次观察外观,优质果干色泽自然,不会过于艳丽;表面干燥不黏手,没有霉变、虫蛀的迹象。另外,还可以闻一闻气味,新鲜优质的果干应该散发着自然的果香,若有刺鼻气味,就要谨慎购买。
3.巧妙搭配
果干可以和很多食物搭配,让营养更均衡。比如,将果干加入燕麦粥中,不仅能增加口感的丰富度,还能补充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搭配无糖酸奶,酸甜可口,既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又能降低果干的甜腻感;与坚果一起食用,果干的香甜和坚果的香脆相得益彰,营养也更加全面。
4.特殊人群食用果干有讲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果干的高糖特性需要特别注意。虽然果干富含营养,但由于其升糖指数较高,所以并不合适食用。
此外, 因为果干中的膳食纤维相对集中,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所以这类人群更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并且细嚼慢咽。
果干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正确。掌握好食用量、挑选方法、搭配技巧,以及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食用,果干就能成为我们健康生活中的调味剂。